中國貨倒灌全球!台灣品牌如何突圍?拆解直播4型用戶的行銷對策

 ​商業周刊專欄

 2025年5月9日

摘要:

1. 中國跨境電商透過低價策略與短影音導購,重塑全球消費行為。現代消費者不僅看重價格,更重視購物過程中的娛樂性與情緒連結。
2. 直播帶貨興起,品牌需根據用戶情緒與行為特徵,精準對話,以滿足多元的心理需求。
3. 品牌競爭的關鍵,不再是產品本身,而是能否掌握用戶情緒、深化關係,進而在內容電商時代中突圍而出。

《商業周刊》報導《13兆中國貨倒灌全球》,探討川普關稅風暴後,中國製造商品將湧向美國以外的市場,衝擊全球零售業。而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於4月28日公布的「消費者信心指數」,也連續6個月下滑,內需景氣能見度低,本土零售商該如何因應這場挑戰?

中國貨出海,改變消費者的2項認知

在自救之前,我們要先看清楚大環境。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,截至2024年底,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達人民幣2.63兆元(約新台幣10兆元),相當於全球第41大經濟體的GDP規模。

SHEIN、Temu、AliExpress(阿里巴巴海外站)與TikTok Shop,組成「出海四小龍」。這些平台結合了下列優勢:
工廠直供+壓低成本
快速上架+短影音導購
這4個平台重新塑造了全球消費者對「便宜」與「購物」的認知。而川普的關稅政策,只是讓這場變局浮出水面。真正的關鍵在於以下2點:
1. 具象的性價比:SHEIN、Temu的平替商品,讓消費者對價格與價值更敏感,不見得追求絕對低價,而是要「價格實惠的感受」、「物超所值的心理滿足」。
2. 抽象的情緒價值:TikTok與AliExpress的短影音與直播帶貨,屬於「內容電商」。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,也享受與品牌經營者或直播主之間的娛樂與連結。
建議品牌與零售業者思考如何佈局直播帶貨等新型通路,以應對這股趨勢。

拆解直播帶貨的4種用戶輪廓

這不再是單純產品層級的競爭,而是市場底層邏輯的改變——我們必須重新認識消費者。

根據麥肯錫的研究,品牌競爭的核心是建立多面向、深層次的顧客關係。隨著通路逐漸化整為零,實體端朝專精發展,線上則強化廣度與觸及率。直播帶貨因其強互動與共情特質,被視為品牌與消費者未來互動的核心形式。

根據直播平台特性、消費行為與心理學,若以「情緒價值」(感性/理性)為橫軸、「性價比傾向」(重體驗/重結果)為縱軸,可歸納出以下4種典型用戶:
1. 認同型(感性×重體驗)
第一類用戶追求流行與品味,渴望獲得「自己人」的認同與歸屬。對他們而言,社群氛圍、產品獨特性與KOL的個性是關鍵。Z世代與品牌忠誠粉絲多屬此類,適合美妝、服飾品牌。
2. 成就型(理性×重體驗
第二類用戶透過分享興趣及專業見解,尋求價值與成就感。他們關注同好互動、專業討論,並藉此刷存在感。KOL的專業程度、社群發言品質與產品功能性,會直接影響轉換率。比較適合3C、健身器材、文具等產品。
3. 需求型(感性×重結果)
第三類用戶的購物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、創造安全感,重視實用與安心。例如媽媽、秘書等族群。因此透過產品開箱、常見問題解答與使用經驗分享,是提升信任與轉換的關鍵。適合保健品、小家電等品牌。
4. 性價型(理性×重結果)
第四類用戶講求「物超所值」,在高通膨、景氣不佳的環境下,特別注重能否獲得成就感。比價、標榜長期效益、成本效能等都是他們關注的焦點。以小資族、職場新鮮人居多,適合家具、保健品等品項。

品牌的勝出關鍵:用戶關係,而非產品

面對13兆中國貨席捲全球的戰場,品牌主不再擁有價格主導權,也無法僅靠流量壓倒對手。真正的勝負關鍵是:
你是否理解用戶的情緒動機?
你的產品,是否回應了他們生活上的痛點?
你的直播,是在「對話」,還是「叫賣」?
現在的消費者不再渴求更多選項,而是尋找真正理解他們需求的品牌。

請回頭盤點:
你的用戶是誰?他們在乎什麼?
你的產品對應了哪些情緒或生活情境?
你的產品,是否回應了他們生活上的痛點?
唯有對齊「用戶情緒—產品特色—品牌性格」的底層邏輯,品牌才能在多元通路中佔據有利位置,用更貼近人心的策略乘勢而起,而非被巨浪吞沒。

參考資料:
● 《114年4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報告》,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
● 新華網《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年增10.8%
● McKinsey & Company,《Becoming indispensable: Moving past e-commerce to NeXT commerce
● McKinsey & Company,《Ready for prime time? The state of live commerce》,2023/07/07
責任編輯:陳瑋鴻
核稿編輯:倪旻勤
想要了解就醬播提供的價值服務嗎?

讓我們快速探索就醬播的服務

立即聯繫專員為您說明介紹

聯繫專員 了解系統價值
近期消息

 ​2025年4月28日

 ​經理人Podcast

【管理進化論】從電商到播商,直播帶貨這盤商機有多大?專訪台灣最大直播電商平台「就醬播」共同創辦人詹群毅、鄭凱陽

台灣最大直播電商平台「就醬播」,如何幫助直播主、品牌電商建立專屬的銷售漏斗,打造直接獲利的播商模式。 在直播電商的賽道上,不論品牌旗艦店、達人...

 ​2025年4月21日

 ​商業周刊專欄

川普關稅衝擊,哪些銷售通路更受消費者青睞?

摘要: 1. 美國總統川普先是對多國祭出對等關稅,又宣布延緩開徵時間90天,引發全球經濟劇烈波動,大幅影響產業、內需市場及股市。 2. 企業...

 ​2025年4月14日

 ​商業周刊專欄

《魷魚遊戲》為何能讓觀眾狂追劇?直播主從中能學到的3件事

摘要: 1. 《魷魚遊戲》善用遊戲元素吸引觀眾,並透過直覺的顏色、形狀、人設等符號強化品牌記憶。 2. 對於直播帶貨來說,直播主可學習根據用...

更多消息